升级版禁令正式“上路”后,随着全国上下合作参与、省级“禁塑”政策出台明显加快,各省地区按照各自的节奏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命令”。北京、上海、河南等城市的禁止工作居全国前列。 2021年9月24日,河南发改委等6个部门发布了《关于...
当前,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地球上直逼气候变化的另一重大威胁,因为它正在急剧而不可逆地污染每一种自然系统,并危及越来越多的生物。海洋也是如此。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有多严重?据统计,全球每年塑料废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800万吨的...
“双11”购物狂欢节已进入第13个年头,在今年双十一预售首日,仅淘宝单平台两大头部主播累积销售额就近200亿元,各大平台的新玩法不断催生电商消费新纪录的诞生。持续飙涨的数据背后,却鲜有人知道,伴随而来的是过度包装和“白色污染”的疯狂增长。 ...
在今年双11,“绿色”成为一大看点。不再二次包装,而是用原包装箱、或循环利用包装发货,快递可回收换鸡蛋,有480万人参与线上线下快递箱回收换鸡蛋。据统计,这次双11,从11月1-14日包括使用电子面单、原箱发货、装箱算法、驿站绿色回收和寄件等行为在...
11月26日消息,宜家近日宣布,计划于2028年前逐步淘汰商品塑料包装。 据了解,此目标将分阶段实现。宜家计划到2025年前实现所有新产品系列不含塑料包装,到2028年前逐步淘汰现有产品系列中的塑料包装。宜家部分食品系列产品在20...
2021年10月19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会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副处长王钰磊表示,2020年,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会、省生态环境厅出台...
生活垃圾从源头进行减量,是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一环。记者从南京溧水区获悉,目前该区正在全力推广可降解袋的使用。这种可降解袋为溧水本地生产,使用PBAT+淀粉全降解材料,可以和厨余垃圾同步分解,不仅实现了“减塑”,居民分类投放厨余垃圾也更方便。 ...
“邮政体制改革以来,快递业务发展迅猛,每天的业务量已经突破3亿件大关。” 10月22日,在回答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谭琳有关快递、外卖包装废弃物的提问时,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快递业在降低流通成本、服务生产生活、支撑电子商务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
2021年9月22日,《国家报》报道西班牙生态转型部正在起草一项法令,到2023年将禁止销售重量小于1.5公斤的塑料包装农产品。西班牙食品安全和营养局将会制定哪些产品必须遵守新法令的确切清单。除了取消水果和蔬菜销售中的塑料制品外,当局还希望通过安装...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我们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其中,作为食品包装的塑料包装袋是否安全,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关于食品包装袋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呢? 首先,作为食品包装袋肯定不能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材质,关于哪些材质是不可降解的,...
我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5%。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占据全球的1/4,可是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全球占比仅为...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中国塑料薄膜产量、中国塑料薄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塑料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供给端:塑料薄膜与泡沫塑料产量下降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包装大国和塑料...
8月17日,可降解塑料袋正式“进军”广州的集贸市场,在白云区景泰农贸市场试点集中购销、有偿使用,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告诉广州日报记者:“相比超市、酒店,要想在集贸市场推广可降解袋,牵涉面非常广,既要考虑消费者习惯,还要兼顾民生及市场监管的可行...
8月18日上午,笔者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到,棚室内的大豆秸秆高大壮实,室外的一片艿芋平展展的,十分壮观;绿油油的山药藤蔓架上伸枝吐叶,而在根系土壤上的农膜零碎成泥。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使用地膜育苗的农作物生长...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陈克瑶 昆明报道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邮政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
为对抗白色污染,全球禁塑热潮持续升温。2020年,我国发布了史上最严“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已被全面禁止。政策东风下,可降解塑料顺势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仅就中国市场而言,这就是一个百亿级别的风口,并有千亿...